朝天宫的“铁冶炎烟”(不多见的组图)
今天,当我们踏进朝天宫时,看到的是此处的肃穆庄严,宁静安祥。此处自明太祖将之设为江南府学以来,除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改为屠宰场外,一直都是莘莘学子诵读经典的场所。可以想象,当年的朝天宫一定是书声朗朗,走入此地,必然肃然起敬。但不知大家可曾想到,这里有着比着南京市更为久远的历史,那时此处并不是今天的这般景象。唐代诗人郭震的《宝剑篇》开篇以厚重的笔调渲染出铸剑时的雄壮景象:“君不见,昆吾铁冶飞炎烟,红光紫气皆赫然!”这正是当年的朝天宫真实的写照。
(明·冶麓幽栖)
史载,吴王夫差曾在此设立冶城,著名的铸剑大师干将、莫邪就在此打造兵刃。或许,今天依然在博物馆闪耀着寒光的吴王夫差戈就是在此铸造的。再过了数十年,南京最早的城市越城方才出现。不过,冶城仅仅是一座大型作坊,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城市。朝天宫所在地被称为冶山,就是从此得名的。可以想见,二千多年前的冶山之上,青烟紫气直冲天际,红光烈焰点亮夜空,雷鸣般的敲击声昼夜不息,与城下江流的咆哮声时时呼应。在这巨吼中,吴王夫差将江南抛在身后,直奔中原而去,他踏上了天下争霸的道路,走向自己人生的顶点,这也是毁灭的开始。经历了数十年的龙争虎斗之后,昔日的霸主与野心都已随风而逝,唯有这座昔日的作坊依然矗立,还在继续将一把把寒光四射的兵器锻炼成型,让列国胆寒。至今流传下来的的越王勾践剑,是否也同样从此而出?就在它的南方不远处,一座辉煌的城市已经开始奠基了。时间流逝过数百年,另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第一次将南京设为了首都,在这里,冶城继续作为兵器冶炼作坊存在,上个世纪考古学家曾在此发掘出吴代冶炼作坊的遗址。昔日的雄心壮志再次被点燃,随着滔滔江水汇向辽阔的海洋之中。吴国曾数次谴船队出海,北至辽东,南至南洋诸国,冶城此时正处于江边,也曾一次次目送给浩大的船队扬帆远航。不知这些远行者是否在此刻回望过故乡,那江南的烟雨是否伴着海潮夜夜入梦。孙权的几次远行似乎均无功而返,那令强虏灰飞烟灭的豪情也随着其创立者的衰老而渐渐逝去。吴宫花草、晋代衣冠最终均成了历史上辽远的回响,而此处的红光紫气也渐渐归于无迹。吴亡后,南朝时这里成为了士大夫游乐之所,谢安、王羲之等当世名士都曾登山揽胜,此后这里成为了佛寺,直至明代被设为学府。昔日的铁冶炎烟在历史的风尘中渐渐远去,唯留下一个地名供后人凭吊。
(《金陵玄观志》载图)
吴国之所以设冶城于此,是因为南京这一带出产铜、锡、铁,这些均是冶炼兵器的原料。尽管后来此地已无了兵器铸造之声,但铜铁尚存,金石之气亦不时一现。《世说新语》曾载王羲之与谢安同登此山的故事:“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,谢悠然远想。有高世之志。王谓谢曰:‘夏禹勤王,手足胼胝;文王旰食,日不暇给。今四郊多垒,宜人人自效,而虚谈废务,浮文妨要,恐非当今所宜。’谢答曰:‘秦任商鞅,二世而亡。岂清言致患邪?’”(《世说新语 言语第二十一》)王羲之虽为一代名士,但心中雄豪之气不减,自然对当时以清谈避世的谢安有所不满。登临冶城,凭吊昔日强兵冶铸之所,虽语气平淡,但其中棱角毕现,一如脚下这暗蓄破空之想的冶城山。相较而言,谢安之话虽然简短,但内蓄更深。晋初的王敦、苏峻祖茂皆以大将叛乱,建康城也因此历经浩劫。此刻桓温兵势正盛,不臣之心已蓄,后来的桓氏之乱已经初显征兆,此刻的谢安以清谈避世,以商鞅警右军,对后事已有预感。日后桓温暴死,东晋暂时度过危机,谢安东山再起,开始独挡一面。当前秦百万大军压境之时,谢安同样狮子奋迅,尽谴家中子弟,一战而破敌。可见,谢安也并非空谈之士,心中亦不乏百万大军。南京城能历经劫难终又烈火重生,其中的豪气亦不减当年。
(清·朝天宫)
时隔一千余年,当太平天国大军攻克南京,官僚豪绅都做鸟雀散之时,却有一文弱书生筹划大谋于城中。张继庚,江宁人,国子监诸生,幕游湖南,助守长沙,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南京被围,募兵守城,献谋御敌;城陷后,结同志,招友军,已离险地,仍返孤城。其后被擒,仍施反间计,称太平军中忠勇之士为其同谋,杀百余人,慨然赴死,坦然受刑。过去提到他,多因其破坏农民起义将之塑造成阴险的间谍形象,可身陷孤城之中依然斗志不减,数离险地却以破敌为己任,亦可称为壮士。清末南京著名诗人、学者孙文川为之写《张烈士行》,诗曰:“不破一甲折一矢,数十贼魁同日死。贼自杀贼谁所使,死不忘君一烈士”,“金陵节烈俱捐生,烈士铁中之铮铮。一息仅存尚报国,临危不乱尤难能”,百余年后读来依然铮铮然如金石鸣。而其人故宅就在朝天宫附近,屋边有白果树,民国初年尚存,前清举人王孝煃有《冶西杂咏》三十首,其中多载朝天宫附近典故,有一首诗就描写张继庚故宅白果树:“是非成败且休论,气节功名第一层。多少故家零落尽,尚余乔木荫西城”。诗句虽有些直白,但沧桑之感,悲壮之气亦令人动容,可与刘禹锡的《朱雀桥》相呼相应。朝天宫虽已为衣冠会聚之所,可昔日的雄壮豪情,亦在这些文弱书生身上闪现。
(南巡盛典)
梁启超先生曾称《二十四史》为“二十四姓家史”,真正的历史就在脚下,就在眼前。朝天宫现存的古建筑为南京城中规模最大的,漫步其间,当年的“铁冶炎烟”依然撞击着内心,回想二千余年的世事浮沉,人世变幻,一部真正的南京史就在脚下,就在眼中。
(朱偰·江宁府学图)
(文章作者:志于窗云外【网络名】)
(配图:小编)
近期推荐,点击可阅
4月23日,“书香南京”大型文艺活动及陈作仪“金陵四十八景”展,朝天宫邀请您来见证